油价调整履历怎么写_油价调价函范文

太长了,弄不完,分批讲:

海油人这样形容上市成功之后的卫留成:仿佛一位浴血奋战的将军,激战结束后,远离敌军的遍野尸骸与己方士卒得胜的欢呼,独自一人伫立,静默着、思索着,看似无悲亦无喜。

卫留成说,“文革”之后,他就不记日记了。但2001年2月5日,他却打开了日记本,而后整整17天,每天都用英文记录这又一次于他意义非凡的路演。挂牌成功那天,卫留成大

致这样写道:

——非常平静,没有一点激动。我的感觉是上一次就应该这样。

在卫留成大半生的履历中,每一步都离不开“石油”二字。25岁在长庆油田做测井工;37岁来到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52岁掌帅海洋石油总公司。他显然与石油结成了一体。因此,中海油两度冲击海外资本市场带给他的绝不止尘埃落定后的那番平静。

“青蛙”变王子?

卷土重来,中海油上市终获成功。折戟而归一年多来,弥漫在董事长卫留成心中的阴影也终于随着纽约、香港不约而至的春风涤荡一空。

尽管此番上市又逢全球股市低迷不前,其中恒生指数跌破2年来最低点,而道琼斯指数亦一日连挫400多点,但中海油的股价却在挂牌后神奇般地逆市上扬,半月不曾跌破发行价。在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大厦里,人们又可以见到卫留成久违的笑容,午餐时间,每一个走过他身边的人,都会乐孜孜地同他攀谈几句中海油当天的股价。2001年3月1日的《HK Economic Times》上于是这样评说,“中海油三板斧,青蛙变王子”。

卫留成并不赞同这种比喻。他说,“中海油不是由丑小鸭变作了白天鹅,中海油本来就是白天鹅。”的确,作为一家完全属于上游工业的优质公司,海洋石油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国际接轨,去年纯利为79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达到92%,与国际上同类公司相比毫不逊色。

然而,天鹅亦有折翼时。1999年10月,人称“勇敢的出海者”的卫留成首次率中海油冲击海外资本市场,便遇暗礁。当时拟定发行20亿新股,计划集资25.6亿美元,但由于国际油价狂跌以及美股下跌,加之价格追高等主客观因素,上市大计不得不搁浅。至今回想起来,卫留成还颇感一头雾水,“路演快结束时,订单非常少,最后也没有配售,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

“1999年10月兵败纽约时,我曾经说要从租住的四季饭店的44层向下跳——当然那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是我和几位同事抱头痛哭可是真事。我不否认。”四季饭店带给卫留成的回忆无疑是苦涩的,他感到自己被逼进了死角,且被告诉说,“你,非失败不可。”以至于当他又一次路演行至纽约时,不肯再住进去。他称1999年10月公司海外上市的失败是大半生来遭遇的最大挫折。

一番山重水复过后,柳暗花明。2001年2月27日,中国海洋石油(883)在纽约挂牌,每个ADR(美国存托凭证)上市定价15.4美元,收市涨到16.12美元;2月28日在香港,股价由挂牌时的5.95港元涨至收市时的7.00港元,涨幅达16%。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一个失败的IPO(初次公开招股)一般不会再引起市场上什么热烈的反应,但中国海油却是个例外。”

“海上”风暴投下阴影

对卫留成来说,1999年10月以后的日子显然是灰色的。有好几次,他都指着双鬓告诉记者,“我原来可是祖传的黑头发啊,这一年都变白了。”不胜唏嘘。

“我相信兵败纽约对公司中层以上的干部都有打击,但是受打击最大的是我老卫。”如果上市成功,他曾打算与同事们在当地休整、庆祝一下。而事实上,败局落定后,卫留成一行便匆匆从纽约飞至香港,又连夜赶往深圳。在深圳蛇口,他一头扎进了分公司。

一时间,他甚至不愿回北京,去面对那些看好海油、关心着他的人。中海油毕竟是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中国首家整体推入海外资本市场的大型国企,前所未有的压力如磐石落在他的心上,“说大了,是国家交给我这么大一个事,我没完成;往小了说,对公司的影响也太大。”

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党组成员被卫留成叫到蛇口,关起门来进行总结。上市失败后的悲观情绪开始漫延。——改革是否继续?还要不要再次路演争取上市?那时,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机构调整已比较彻底,而人们甚至回过头来议论这些举措的正确性了。

“我确实也怀疑过。”在卫留成的心中,由于执掌海油帅印几年来不俗的业绩所平添的那份自信也开始滑落。

党组会开到一半时,或是悲观论调带来的巨大震动,亦或是消极的情绪令他感到压抑得可怕,他突然意识到,海油这就要开始走回头路了。“如果我再不清醒,再退一步,改革的回头路绝对走定了。一旦走了回头路,海油过去十几年改革的成果想再挽回几乎不可能。这个公司可能就完蛋了。”想到这里,卫留成说,“我一下子就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