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际油价72小时_最新国际油价格

(一)这次俄乌天然气争端缘起于两国能源经济的相互依存

根据最具国际能源统计权威性质的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最新年度报告——《BP世界能源统计2009》[1],俄罗斯是当今世界可与沙特匹配的“能源超级大国”,尤其是其天然气(43.3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剩余探明储量的23.4%,储产比为72年,为世界头号天然气大国,年产量超出6000亿立方米,并保持着占全球天然气出口总量约35%的份额,在目前世界天然气市场上拥有叱咤风云的影响力。而乌克兰则是天然气匮乏国,其储量仅为俄罗斯的1/47(0.92万亿立方米),且其产量最高也不过200亿立方米,远不抵其年均600~700亿立方米的年消费量,其中约250亿立方米通过从俄罗斯进口来弥补。同时,俄罗斯天然气占到欧洲天然气使用量的1/4,而这其中又有80%途经乌克兰的天然气管道。由 此,俄乌能源领域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铺就了双方天然气争端的基础背景。

(二)2006年俄乌“断气风波”开启两国天然气争端

在历史上,俄乌两国关系久远而密切。1922年乌克兰作为创始国,与俄罗斯联邦等一起建立苏联,以其辽阔的国土和庞大的经济规模,成为苏联的“粮仓”和仅次于俄罗斯的最重要加盟共和国。1991年苏联八一九事变后,乌克兰宣布独立,而后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共同宣布建立取代苏联的“独联体”。直至2004年乌克兰大选之前,总体上乌克兰还是保持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

俄罗斯念在昔日“兄弟”情分上,一直按补贴价格优惠供应乌克兰天然气。

但自2004年年底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以及随后亲西方的尤先科总统上台以来,乌克兰扭转外交基调,执行亲美倾欧政策,追求加入北约与欧盟,并与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海军基地等问题上龃龉不断,矛盾日深。俄罗斯觉得再无必要为“疏俄倒西”的乌克兰经济埋单,便于2005年年末要求将供乌的天然气价格从每千立方米50美元提高至230美元。而乌方要求分阶段提高天然气价格,并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俄天然气过境费。因谈判未果,2006年元旦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俄气”)切断对乌克兰的天然 气供应,形成举世关注的俄乌“断气风波”,直到1月4日双方谈判达成协议后方才恢复通气。根据协议,俄方以每千立方米230美元出售天然气给“俄乌能源公司”,该公司将俄天然气和来自中亚的天然气混合,再以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乌;而俄天然气经乌境内出口欧盟的过境费则由原来每千立方米/百公里1.09美元提至1.6美元。

(三)政治、经济动因刺激天然气纷争再起

2007年俄乌双方决定以三年时间,逐步将俄对乌供气价格与国际市场拉平。由于尤先科罔顾俄罗斯的一再警告,顽固坚持亲美和“去俄入欧”路线,俄乌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缘战略上矛 盾日益恶化,俄国内教训乌的呼声愈益上升,尤其是在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刺激下,两国天然气争端更趋激化。

俄方迫不及待地要求提高输乌气价,乌方竭力抵制涨价,并要俄支付更多过境管道使用费,还提出让俄气直接向乌克兰消费者销售天然气[2]。

乌方认为,2009年俄对乌天然气售价应为每千立方米201美元。俄总理普京则声称,供应乌方的天然气成本约为每千立方米380美元,主要是俄方出于人道主义因素,考虑到乌在金融危机下处境艰难,而向乌提出250美元的报价[3]。又由于国际油价大跌、卢布贬值,俄罗斯急需现金支持国内经济,因而向乌方强硬追讨所欠的20多亿美元债务,其中6.14亿美元是乌石油天然气公司欠下的天然气债款。而经济衰退和信贷危机也加大了乌克兰及时还债的难度。俄罗斯还指责乌克兰不时截留输往欧洲的天然气,要求乌方保证天然气在乌过境运输的安全,确保俄罗斯天然气能够畅通无阻地运往欧洲国家。乌方则否认俄方指控,声称俄输欧的供气量不足。

(四)一波三折的冲突进程

(1)争议谈判受阻:早在2008年6月俄方就提出将向乌供气价格提高近两倍的要求。11月俄乌供气谈判因价格和债务问题受阻。该月20日,俄又要求乌支付24亿美元的天然气欠款。但 乌石油天然气公司声称与俄气没有债务问题。12月18日俄气宣布,因乌未能偿清欠费,俄方明年起停止供气。12月30日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当天访俄,试图解决两国间天然气供应问题而未果。

(2)断气殃及欧盟:2009年1月1日莫斯科时间10点起,俄气切断对乌供气。1月5日,俄乌“斗气”升级,乌克兰地方法院禁止过境输送俄天然气。1月7日,乌方表示因俄完全停止向乌境内天然气管道送气,“被迫完全停止向欧盟国家输送天然气”。以前欧盟将俄乌分歧视为“两国间贸易纠纷”和“经济事务”,表示不会介入。然而这次俄乌“斗气”时,欧洲恰遇罕见冰雪严寒,多个欧盟成员国出现取暖用气短缺和供电困难,对欧洲多国生产和民众生活形成严峻威胁。至此欧盟立场出现重大转变,强硬敦促俄乌迅速谈判,全面恢复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否则“这一问题将上升到最高政治层面”。

(3)妥协化解争端:迫于国际压力,俄乌同意重开谈判,并接受欧盟就解决纷争在布鲁塞尔举行三方峰会的建议。经欧盟积极斡旋,1月11日俄乌就恢复经乌向欧供气达成协议,并同意欧盟派遣观察员监督过境输气。1月13日,在俄、乌、欧盟三方签署有关成立过境输气监督委员会的议定书后,俄方恢复过境乌克兰对欧洲供气。孰料随后乌俄又在输气线路和过境管道技术性耗气等 问题上发生争执与指责,过境天然气仍然未达欧洲。1月17日,由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倡议的天然气消费国“国际峰会”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会后经长达10小时的艰苦谈判,俄乌终于于18日凌晨宣布达成协议:在保持2008年过境费率(每千立方米/百公里1.7美元)不变的条件下,2009年俄方将在欧洲价格基础上给乌方供气价20%的折扣。同时约定,自2010年1月1日起,俄乌天然气价格及过境费将完全按照欧洲价格公式生成[5]。1月19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和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在莫斯科签署协议,结束这场天然气争端,并承诺恢复向欧洲供气。1月20日,俄恢复过境乌克兰的对欧供气。至此,这次持续近三周,导致近20个欧洲国家在寒冬季节遭遇能源短缺危机的“断气”纷争告一段落。

2009年3月23日,乌克兰、欧盟委员会以及世界银行、欧洲投资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在布鲁塞尔签署了关于乌输气系统现代化改造问题的联合宣言,希望不要再发生像2008年冬天那样的天然气危机。11月19日,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和俄罗斯总理普京在乌南部旅游城市雅尔塔举行会谈,双方同意修改2009年初签署的天然气协议中的一些条款。11月25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言人谢尔盖·库普里亚诺夫说,2010年,俄罗斯将按欧洲价格对乌克兰出口天然气,全年平均价格预计约为每千立方米280美元。12月29日,俄罗斯和乌克兰石油企业在莫斯科就俄罗斯石油过境乌克兰输往东欧国家事宜达成协议,从而减缓了人们对2010年俄罗斯经过乌克兰向欧洲国家输送石油受阻的担忧。

2010年4月21日,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乌东部城市哈尔科夫举行会谈,双方在天然气价格和黑海舰队驻扎等一系列问题上达成重要协议。根据两国总统在会谈后签署的协议,俄罗斯同意在原合同价格基础上降价约30%向乌克兰出售天然气,而乌克兰同意把俄罗斯黑海舰队在乌境内驻扎的期限延长25年,并且在该期限届满后双方有权选择是否再延长5年。

乌克兰虽积极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却没有放弃加入欧盟的外交政策,对于加入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组成的关税同盟问题一直含糊其辞。

2012年3月30日,乌克兰与欧盟草签了联系国协定,双方于2013年11月28日签署联系国条约。此举遭到俄罗斯强烈反对。此后,双方贸易摩擦不断。俄罗斯总统普京甚至警告说,如果乌克兰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以俄为首的关税同盟将被迫取保护性措施。

2013年10月31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董事会副戈卢别夫证实,如果乌克兰欠款问题得不到解决,俄将从11月开始对乌供气取预付款机制,届时乌克兰须在11月提前支付12月份的全额费用。俄乌天然气争端再起。据俄联邦新闻局消息,俄天然气工业公司至今未收到乌方8月份的天然气供应费,这笔费用总额达8.82亿美元,最后支付期限为10月1日。11月5日,俄气发言人库普里亚诺夫证实,乌克兰已开始向俄方偿还8月的供气欠款;乌克兰能源和煤炭工业部长斯塔维茨基7日表示,乌方已向俄气支付8月份供气欠款的20%,而2013年10月的天然气供应费用已结清。另有数据表明,乌克兰此前已向俄方全额支付了9月的供气费用。

2013年11月11日,俄罗斯媒体报道说,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已从11月8日起完全停止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俄气)购买天然气。

乌克兰2014年2月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大幅减少。俄罗斯与乌克兰又可能爆发类似2013年11月的天然气贸易战,当时乌克兰总理威胁如不修改天然气进口协议价就将终止向俄罗斯进口。昨日,受俄罗斯警告乌克兰必须偿还30亿美元债务及可能不再提供120亿美元影响,乌克兰货币格里夫纳兑美元汇价跌至创纪录新低。

路透由两位俄罗斯能源业人士处获悉,2月24日,乌克兰国有油气公司Naftogaz向俄罗斯最大天然气生产商Gazprom每日进口天然气规模已经降至2800万立方米,1月1日还多达1.47亿立方米。

两位消息人士称,Naftogaz二十余日里逐步减少了进口量,但他们没有给出Naftogaz进口减少的理由。

2013年12月下旬,俄罗斯宣布,为紧急援助乌克兰,将斥资150亿美元购买乌克兰债券,并暂时将向乌供应的天然气价格下调三分之一。但本周一,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暗示,俄出口乌克兰的天然气价格可能回调。

俄罗斯是乌克兰第一大贸易伙伴。乌克兰每年天然气消耗量约550亿立方米,其中半数以上由俄罗斯进口。2013年Gazprom向欧洲出口天然气1615亿立方米。而就在2013年11月上旬,俄罗斯与乌克兰还因天然气协议价的严重分歧险些终止贸易关系。Naftogaz2013年11月8日已经完全中止向Gazprom进口天然气。截止8日,Naftogaz11月日均进口天然气仅有约900万立方米,远低于10月日均的1.04亿立方米。时任乌克兰总理Mykola Azarov当时表示,如果Gazprom拒绝修改天然气销售协议,乌克兰将不再向俄罗斯进口天然气。

根据前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2009年与Gazprom签署的进口天然气预付款协议,俄罗斯向乌克兰每出口1000立方米天然气平均售价约400美元,乌克兰在协议签署后就已指责这一进口价格过高,在欧洲地区属于最高水平。

2014.2.25日,在路透报道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贸易关系再度紧张当天,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阿诺夫接受俄罗斯电道访时公开表示,没有发现乌克兰有任何理由不偿还俄罗斯为乌克兰欧洲债券投入的30亿美元。

同日,俄罗斯财政部副部长斯托尔恰克表示,俄罗斯没有法律义务向乌克兰提供2013年决定资助的120亿美元。俄罗斯当时承诺合计投入150亿美元,现剩余120亿美元未落实。

据俄塔社报道,斯托尔恰克说:没有这样的法律义务。 这里指的是,新一轮谈判和新的协议。谈判和协议的形式将由时间决定。当天,乌克兰3个月期债券价格急跌。乌克兰货币格里夫纳重挫6.8%,跌幅创2009年2月新高,格里夫纳兑美元跌至9.8,创最低纪录。

上周末乌克兰议会表决通过罢免亲俄罗斯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亲西方的图尔奇诺夫此后任代理总统。乌克兰过渡本周一对亚努科维奇发布通缉令,并表示为避免违约需要350亿美元援助。

作为对乌克兰上周末事变的回应,昨日俄罗斯威胁将限制乌克兰粮食进口。俄罗斯进口粮食占乌出口粮食总量的25%。

2014.2.25日消息,欧盟以及IMF准备向乌克兰提供援助。

[汽车之家?行业]?所有中国汽车企业都有一个恒定的考题:品牌向上。在高端化这条路上,既有老对手另立山头,也有新入者平地而起,比亚迪则保持了“工程师文化”一贯的执拗,想要一步步去打通品牌向上的所有关卡。

站在2020年的特殊时间节点,本就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品牌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这一年也是赵长江掌管比亚迪汽车营销业务的第三年,车市从增量到存量,新能源从蓝海到红海,品牌从下往上,他将如何带领比亚迪破圈?

《新世代说》栏目简介:百年汽车工业要重新焕发活力,推动的本源仍然来自于“人”。邀约70、80及90不同年代的汽车界精英作为嘉宾,探寻更年轻一代的高管身上,无畏变革、视野更开阔、思想更开放、行动更迅速的特质,畅想给汽车生活带来的改变。

出生于86年的赵长江,在30出头的年纪就被任命为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是主流汽车厂商中最年轻的营销一把手。在他身上,既有85后大男孩式的朝气和闯劲,也有在销售圈濡染多年的老练。

除了过往创下的非凡销售业绩,赵长江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捕捉,以及品牌打造的全新理念,也许才是比亚迪看重和信任的根本。在他的力推下,比亚迪从原来的“技术为王”理念,逐步向用户思维转变。不再一味强调产品如何,在软性的品牌内涵、渠道、服务、体验等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力度。

从销量上看,享受了前几年新能源快速增长的红利以后,比亚迪从2019年下半年到现在,下行势头还没有扭转过来,亟需找到新的增长点。在存量市场中,每往前挤一位,未来生存的机会才会大一分。7月12日,比亚迪的王朝系列即将打出最关键的一张牌——汉,能否承载住企业和用户的期待?作为营销一把手,同时也是99号订单车主的赵长江,已牵头画下了一张宏图,把品牌向上的路径描于其中。

核心信息点一览:

1、比亚迪希望把汉打造为智能电动车的标杆,在性能、安全、豪华、智能四方面塑造消费者的认知,由此拉高品牌形象。?2、线下渠道将进行升级,增加商场内的体验店,通过专人专岗专区提高服务质量。?3、线上比亚迪将打造数字化服务体系,将把车载DiLink系统与云端服务、迪粉汇全面整合为一个App。?4、明年将推出I系列插电式车型,比目前的P系列插电式更亲民,再加上对EV产品的生命周期优化,从而促进新能源销量的增长。?5、赵长江始终在力推用户思维,比亚迪对用户需求的重视和投入将越来越高,这将是比亚迪破圈的机在。

以下为访谈实录,略有删减:

◆选择一条最难的“品牌向上”路

汽车之家:你对比亚迪最新产品汉的定义中有“豪华”二字,这是过去比亚迪产品中很少提到的特征,怎么去打造豪华?

赵长江:老板王传福以前讲了一句话,“如果家庭市场启动,分分钟造出特斯拉”,其实讲的就是汉。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准备、沉淀、打磨,等待这样的一个市场机会,把汉作为智能电动车的标杆。做30万价位的车,首先要是一台豪华车的品质体验。像特斯拉这种车的第二排座椅乘坐空间舒适度、豪华体验感是不足的。我们第一个考虑的是空间内饰的设计,第二个就是体验的便利,把整个安卓生态体系通过比亚迪DiLink系统连接到汽车,让使用场景变得非常多样化。设定了像千里眼、可视化远程召唤、快递到家、V2X等很多模式。用户可以把车跟他的生活更连接。

汽车之家:如何在品牌层面让用户认同“豪华”?

赵长江:在王朝系列打造的过程中,已经让用户能够感受到比亚迪技术方面的突破。但可能还是有部分人觉得品牌向上的时候有太多包袱,因为以前卖一些相对价格较低的产品过多,导致现在卖价较高的时候,用户就会有一些在定位上选择的盲区,这个就是我们需要去解决的。

第一是强化产品的硬核。第二是补全服务短板,我们正在打造全产品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构建线上客户感知产品的所有触点。把车载DiLink系统与云端服务、迪粉汇全面整合为一个App,目前正在紧急调试,预计8月份可以出来。

线下渠道也非常重要,比亚迪有800家4S店,接下来还会增加50家商超内的体验店,配套充电桩和试驾车,提供更近更优质的服务。尤其在汉这款产品上,会有专属的VIP通道。现在的渠道又有新能源车,又有燃油车,有几万块的,也有几十万块的,客户感受是有差异的,要通过专人专区专岗去改善。占领30万的市场,服务对用户来讲非常重要。例如做到可视化透明车间,通过云端服务用户能随时看到爱车保养或者维修的进程,还有上门取车、24小时服务等等。

第三是要让用户能感知到,比亚迪产品其实是有文化内涵,以前F系列、S系列只代表了过去中国的汽车工业,迟早是要从模仿借鉴到自主创新到引领潮流。比亚迪王朝系列是中国骨子里面的文化,其他行业像华为、李宁很多都做得非常不错,很多年轻人已经开始认同国潮。品牌建设任重道远,老牌车企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才十几年。当然事物发展非常快,尤其现在智能联网的时代到来,必然会让我们在新的中国制造突破期有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也期待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认同,给比亚迪投一票。

汽车之家:比亚迪一直没有推出自己的高端品牌,是有什么样的考虑?

赵长江:我们没有凭空造一个高端化品牌。希望像华为一样,本身做到高端。那我需要比亚迪的王朝系列就是高端,这条路确实很难,但比亚迪就是一个工程师的文化,养成式的把这个品牌慢慢做大。如果我们一步步打上去了,站在最高点就是扫射,势能会很大。不是换一个名字,换一个logo,就不一样了。

汽车之家:你在微博上说“特斯拉的牌打完了,轮到我们出牌了”,对标下来有哪些优势?

赵长江:特斯拉出牌是不断调整它的价格,也不知道接下来价格到底是多少,有可能会更低。比亚迪是一步定价,终身服务。我们坚持的是价值大于价格,超越用户的期待,未来这些迭代的产品服务还会涨价。另外,智能化如果不基于安全的角度就是灾难,最近一辆Model?3在高速路上没有识别到白色货车,就撞过去了。比亚迪是用小场景来定义大的出行,希望以安全的基础来定义我们的智能。

◆在竞合时代捕捉新的机会

汽车之家:在整体车市下行的环境中,怎么去挖掘新的增长潜力?比如增换购、老带新、增值服务等方面的布局?

赵长江:中国的车市其实已经60%以上进入到存量市场,比亚迪也有快600万用户了,要考虑跟用户有更多的持续连接。我们现在做了一个体系,叫做用户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一个是产品端,一个服务端。

存量市场对于用户来讲,他的选择是多样化的。比亚迪在未来的产品系列里面也要更好地去定位,匹配用户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所以第一个我们产品会有OTA升级,经常给用户带来新的体验。

我们还提供了很多便利的营销服务方案,比如72小时在全国十几个大型机场免费停车。金融政策也会优化,比如比亚迪用户换购最高补贴两万。客观讲以前这个做得不好,也确实流失了一些客户。但是还有很多用户在换购,我们基本上有20%多的订单是来自于换购。对于新能源车来讲,基本上有70%的用户来自于换购或者增购,这个比例是越来越高。

汽车之家:整个体系打造完善大致需要多长的周期,预计什么时候能对销量有明显的拉动??

赵长江:这两年其实一直在做,到汉这款车上又会有拔高。营销端就是基于用户的购买体验去解决问题,不给用户添麻烦。服务端就是要做到交朋友。迪粉汇已经突破百万的用户注册,日活超过了20万,积分商城也在不断的升级,比如明天要跟京东去谈战略合作,很多会通过积分形式给用户传递。从汽车往周边服务延伸,各个领域、各个模块去打造,带来品质的生活。把客户推荐率MPS、满意度SSI、售后CSI这些体系去一步一个脚印推好。用户会给你点赞的,只是时间问题。

汽车之家:新能源汽车市场从蓝海变红海,销量走势持续下滑,如何看待和应对?

赵长江:长期看新能源汽车发展绝对是一条快速成长的赛道,但短期受限于成本问题。油价一直在降,再加上购买限制或者指标的开放,一部分促进了燃油车市场的发展。这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还是现在市面上一些新能源产品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号召大家选择电动车首先要选择安全。

汽车之家:内部对于新能源成本打平有具体的时间预期?大概会在什么时候实现?

赵长江:其实比亚迪进入到汽车产业要做的就是电动车,先天优势就是全产业链的布局。第一是在每一个零部件供应里面做了成本的可控,第二个是可以带来集成的创新,让消费者能够在更低的价格能买到更好的产品。前面说的“价值要大于价格”,通过汉这款车型开始,其实已经超越于同价位燃油车的用户体验。

汽车之家:在观察比亚迪的产品销售结构时,发现经常有变化,一款车火一年又换另外的车。跟合资车企有几款常青车型或者稳定的消费结构不太一样,你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对爆款车型的长期表现有怎么样的预期?

赵长江:第一个可能是以往在产品的规划当中,迭代以及各个节点的周期管理做得不够好,没有给用户带来产品不断进化的体验感受。第二是渠道体系习惯性能卖好一两款车,而不是三款五款车。聚焦的多一些,分布式的、垂直的生命周期管理这些是不足的,第三是整个营销不是持续的,后续输出的一些信息就不够。接下来就是稳定了,我们就用王朝系列来每款产品,做好产品的规划和迭代,同时营销也是持续的跟进。

另外,整个市场的插电式车型是在增长,比亚迪自身的比例在向下。其实这是我们主动调的一个结构。明年会有新的一个插电式系列——i系列产品,现在是叫P系列产品高性能的,客观讲到高性能产品本身受众群体比较窄,542战略打造了一个高标杆,价格又相对油车要高一些,后面会把i系列推出来,再加上做好EV产品整个周期的管理,相信市场表现会变得更好。

『比亚迪汉EV』

汽车之家:和华为的合作有什么彩蛋?

赵长江:跟华为其实一直有非常深度的合作,华为的很多消费电子产品,工业设计、材料、加工等很多方面都有比亚迪参与。汉这款车跟华为的“彩蛋”一个是5G,一个是HiCar。第三是在品牌上会有一些动作,然后我们在用他的一些生态,就是智能驾驶、DiLink方面的一些合作落地。具体到落到哪个场景或者哪一个功能,到时候再逐步地来推出。

汽车之家:比亚迪跟丰田的合作也很受关注,有哪些新进展可以透露?

赵长江:跟丰田的合作是纯技术的,他们看中的是比亚迪纯电技术的产业链和模块化平台,其中很重要就是我们e平台。那么就是在技术的研发和车型定义上面,会把e平台嫁接到丰田的产品上面去。今年是正式的落地,现在已经在开展工作,我想在未来的一到两年会有丰田的一些搭载了比亚迪技术平台的产品能够发布上市。

汽车之家:国际化和出行业务是不是中国品牌的机会?

赵长江:国际化是一定去做的,并且比亚迪的电动大巴很早以前就国际化了。乘用车方面,汉近期已经发布了欧洲的预售价格是3.5万欧到4.5万欧,基本上比国内的价格版本要贵10万元人民币左右。未来会逐步在欧美、北美去推电动化产品。要去汽车工业最强的地区,才能代表硬核实力。

出行方面,是以一个汽车的硬件和软件提供商来定义自己,而不是做出行的运营商,跟所有的出行平台都可以合作。接下来跟滴滴合作会更深入,基于出行场景带来一些软硬件产品的定制化,后面会很酷。

◆青年精英的选择和努力

汽车之家:你如何评价自己的管理风格?

赵长江:管理风格我也在学习,我提出了四个文化四种思维,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首先是文化和思维的认同,要去按照价值观去推动,像用户思维、经销商合作伙伴思维、不让奋斗者吃亏等等这些对标的这种文化。第二,我会用这种数字化的工具去做好管理,“表哥”、“表姐”少一点。内部有一个“智迪”,对消费者也对我们内部人员进行线上管理。

我要加强的是对于整个KPI的管理,客观讲我的性格还是我的友好性太多了,包容度会高一些。未来在KPI的管理上要更加严格,让体系更加有效率。

汽车之家:作为85后的年轻一代车企高管,您觉得这一代的使命、挑战等与前辈有哪些不同?

赵长江:我希望是创新的,团队是一种年轻的心态。尊重人的价值,这个是我觉得跟他们不同的一点。现在的团队,你只有尊重他的价值,而不是只一味的执行,他才会在创新中找到更好的办法,创造更多的价值。如果用以前的那一套去做,把人当机器是错误的,要把人把团队当做你的伙伴。我还会加强这一方面,一定是百花齐放,万众一心。

汽车之家:你给比亚迪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赵长江:我觉得是用户思维,以前我们是技术思维。你说每个客户都要五点几秒、三点几秒加速吗?基本不是。我们要根据用户需求去做好普世科技,做好一款产品远远不够,用户需要的还很多。

汽车之家:如何去了解用户的这些诉求,并且让他们的需求落地?

赵长江:我会亲自去了解,每天晚上十一二点左右,我都会看各种群、社区,有些是亮身份的,有些是不亮身份的,这些反馈信息是非常有价值,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用户提出来的合理的建议我们都会去做优化。比如有很多用户希望汉不要有燃油车版本,我们就没有推出;还有用户在疫情期间提出能不能消毒杀菌,我们通过两周就做出来了,用云端服务把车内出风口温度调到56°,加上高效过滤的滤芯,直接远程高温杀毒。当然还有很多要改善的,根据用户的需求一块去成长。

汽车之家:你现在很年轻就到了营销一把手位置,有没有一个梦想,就是将来拥有一家就是属于自己的公司?

赵长江:肯定想过,我一直在想如果自己能决策的某些方面,会怎么去做。比亚迪是一家成就梦想的公司,其实是非常包容的,给大家很多机会。在这个平台上面其实能把你创造公司99.99%可以去实现,何乐而不为。

汽车之家:希望带领比亚迪汽车做到什么高度?

赵长江:在这样一个具有挑战和机遇的时期,我想让比亚迪成长成为一个中国的中高端品牌,品牌形象和销量都要做上去。未来的话,我希望能够在乘用车领域里有更多的贡献,在生产制造、技术研发、品牌塑造这些领域都能够有更深的理解和作为。

◆后记:

这也许是营销人典型和不可或缺的特质,在与赵长江的交流中能感受到他骨子里的热情、坚定和信心。在“品牌向上”、“用户思维”已成为每家车企高频口号的当下,关键还是从内到外整个体系的提升。一位多年的迪粉在交流时也颇有“爱之深责之切”的意指,比亚迪的服务体验是最大痛点,如果只注重技术,赢得的粉丝很可能仅是重复消费者。

好在,年轻一代的管理者已经深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迅速付诸行动去解决。“要傻傻地对用户好”、“对用户付出再多也不为过”,我们也期待这样一位年轻少帅,能带给用户更好的品牌认同和服务体验,凭借智慧和闯劲,让中国品牌真正有机会走向中高端。(文/汽车之家?杜俊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