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选哪种好

2.我国桉叶油的生产情况_桉叶油

3.国内外高含水油田:油田水

4.食用油一级好还是四级好

07年西南市场溶剂油价格_07年西南市场溶剂油价格是多少

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

1、花生油

花生油主要的原材料是花生。颜色呈淡**透明状,色泽较为清亮,气味比较清香。

优点:健康,能是适当的缓解疲劳,抗衰老。延缓脑功能衰退,降血压止血,降低胆固醇,防治各种出血性疾病。

缺点:脂肪太多,容易堵塞血管、容易引起肥胖、导致消化不良、增加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病率。

它的热量过高脂肪量大,当然它是比较适合于炒菜的,也比较更适合煎炸食物。

2、菜籽油

菜籽油主要的原材料是我们在路上常见的油菜花上的油菜籽,颜色呈金黄或者棕黄。气味比较刺鼻。

优点:散火气、消浮肿。

缺点:它是一种芥酸含量比较高的油,在会不会引起心脏受损有争议,所以高血压患者不建议食用。

油脂是有一定的保质期,所以存放时间长的话不建议食用。高温加热后不要重复食用,气味过于刺鼻,不适合凉拌菜。

3、大豆油

大豆油主要的原材料是大豆,豆子。颜色主要是根据大豆的品种来决定,气味香醇。

优点:皮肤细滑、可以增长发育、防治心脑血管病变和白内障等疾病。

缺点:精制豆油在经过长期储存时,颜色会发生变化,即颜色由浅逐渐变成深色。

这说明它可能是油脂与空气中氧气结合发生了氧化。所以,在颜色变深时,就不再适合再长期存放。

油选哪种好

目前全国11个省份正在开展试点推广乙醇汽油,2020年全面推广。但是,从车主使用乙醇汽油对汽车的影响来看,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毕竟还在试点,说明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发现。从车主的反应来看,最主要的是油耗增加,动力不足,保养更加频繁。

一、什么是乙醇汽油

所谓乙醇汽油实际上是按照普通汽油90%和燃料乙醇10%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也称为E10乙醇汽油。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乙醇汽油可有效减少汽车尾气中碳、PM2.5等有害物质的排放。主要排放物是水,有利于环境保护。

二、乙醇汽油对车的影响

1.油耗增加

要知道乙醇的热值只有汽油的60%左右,按照10%的比例计算,也就是说乙醇汽油的热值只有纯汽油的96%左右,也就是说发动机需要喷射更多的燃油来维持热量,所以油耗自然会增加,这自然是我们车主最不愿意看到的。

2.动力不足

一般来说,油耗会增强动力。但是,乙醇汽油不仅没有增强动力,反而显示动力不足。由于乙醇的汽化潜热较大,理论空燃比下的汽化温度高于常规汽油,影响空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速度,导致汽车动力性和加速性能下降,给人感觉汽车行驶枯燥乏味。

3.在低温下很难启动

乙醇的汽化潜热较大,因此在汽化时,周围环境吸收的热量会增加,导致发动机缸体内部温度降低,在该温度下启动会比较困难,尤其是北方使用乙醇汽油的地区。

4.容易积碳

当乙醇汽油通过喷油器喷入进气门背面时,进气门背面的温度会降低,汽油不会充分雾化,大分子物质会形成胶体,进气门背面容易形成积碳。根据美国西南研究院的数据,1.8L宝马行驶1.5万英里时,乙醇汽油产生的进气门积碳会比普通汽油产生的积碳高出4倍。

5.维护更加频繁

乙醇燃烧时会产生乙酸,会腐蚀汽车金属和橡胶,尤其是酒精含量超过15%时。而且乙醇本身是一种极好的溶剂,对橡胶和合成非金属会有轻微的腐蚀和软化,需要立即清洗,否则会堵塞油路和喷油嘴,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需要经常清洗,增加了维护成本。

百万购车补贴

我国桉叶油的生产情况_桉叶油

较好的三种油,分别是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既健康又有营养。

一、大豆油

大豆油是从大豆中压榨提取出来的一种油,常称为大豆色拉油,是最常用的烹调油之一。其主要生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等各区域。质量越优质的大豆油颜色越浅,通常为淡**,清澈透明、无沉淀物、无豆腥味。温度低于零摄氏度以下的优质大豆油会有油脂结晶析出。

二、花生油

花生油由20%饱和脂肪酸和80%的不饱和脂肪酸所组成,其中主要是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碘价约80~110,属于干性油,油色淡黄透明,有香味,是一种优质的烹调用油。根据国家标准GB 1534—2003《花生油》的规定,花生油按制作工艺可分为浸出花生油和压榨花生油。浸出花生油是经溶剂浸出制取的油,压榨花生油是用压榨方法制取的油。

三、菜籽油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芸苔油、香油、芥花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 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产量居世界首位。

中国经过近10年努力,使传统的劣质高芥酸菜籽油变革成了在大宗植物油中营养品质最好的低芥酸菜籽油,到2010年我国油菜双低率达到了90%以上

什么是食用油

食用油,又称食用油,是指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动植物油。室温为液体。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和质量,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包括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榄油、茶油、棕榈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胡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

国内外高含水油田:油田水

我国桉叶油的生产情况

桉树的叶子都含有油腺细胞,能分泌出芳香油,而使桉树叶带有一种特殊的芳香气味。桉树的芳香油,通常称为桉叶油,在工业上有很重要的用途,用桉叶蒸油在国外是一种古老的工业,但在我国由于桉树造林发展较晚,直至60年代才真正发展成工业化生产。

我国桉叶油生产,开始于1958年,大量生产的品种有柠檬桉叶油、蓝桉叶油和窿缘桉叶油。所生产的桉叶油,主要供外贸出口,国内利用大都由药用油厂或香料厂供配制香皂、香水、化妆品、十滴水、清凉油、防蚊油、香料等,但用量比较少。

目前在华南及西南各省(区)最为普遍栽种的桉树为窿缘桉、尾叶桉、赤桉、大叶桉、细叶桉、柠檬桉和蓝桉。其中具有较高芳香价值的要算柠檬桉和蓝桉。现将这两种桉树叶提制桉叶油的情况介绍如下。

柠檬桉叶油

柠檬桉叶子和嫩枝的精油含量占0.5-0.75%。个别的含油量可达1-1.5%,最高单株的出油率可达2%。柠檬桉叶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香茅醛,一般占65-85%。但香茅醛含量变异幅度很大,高者可达80-85%,低者仅有40%,因此,栽培品种或类型对于油的品质及含量有密切的关系。生产上,收的叶子最好在24小时以内加工完毕,否则会显著降低桉叶油含醛量。柠檬桉生长非常迅速,萌蘖力很强,大树砍伐后,萌生很多枝条,可作蒸油原料。也可用乔林、矮林和苗圃密植育苗作业法,建立柠檬桉叶专用林,以适应香料工业的需要。 蓝桉叶油

蓝桉叶子和幼枝均可用来蒸油,含油量占鲜叶重0.75-1.5%。叶蒸油时间以4-9月为宜,平均出油率在1-1.7%,桉叶油中桉叶油素含量占63-73%。冬季出油率低,所含桉叶油素仅占60-65%。树冠顶部枝叶含油量高于下部枝叶。 我国桉叶油生产,主要产地是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等省(区),产量估计在2000-3000吨。我国是世界上主要桉叶油输出国之一。

桉树叶的含油率

用水蒸汽蒸馏方法,可从桉树叶中提取桉叶油,一般产油率为0.8-5.0%。桉树种类不同,其桉叶的含油率有很大差异。下面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近年来在专著中发表的一些不同品种桉树叶的产油率情况。

辐射桉

柠檬桉

荨麻叶桉

丰桉 产油率为 3-5% 产油率为 0.8-1.0% 产油率为 2.0% 产油率为 3.0-4.5%

灌木桉

蓝桉

棱萼桉

白木桉

毛皮桉

多苞桉 产油率为 1.5-2.0% 产油率为 1.0% 产油率为 2.0-2.5% 产油率为 2.0-2.5% 产油率为 2.0% 产油率为 2.0%

广东省雷州林业局不同桉树叶的产油情况为:

窿缘桉

雷林一号桉

柠檬桉

细叶桉

进口野桉

桃叶桉

广叶桉

单宁桉

草律桉

大叶桉 含油率为 0.62% 含油率为 0.41% 含油率为 1.72% 含油率为 0.83% 含油率为 0.81% 含油率为 0.60% 含油率为 0.41% 含油率为 0.41% 含油率为 0.28% 含油率为 0.74%

应该指出的是,同一种桉树叶,在一年四季中,由于光合代射的不同,其含油率相差很大,如印度恒河平原地区柠檬桉叶,在5月17日集40公斤叶子蒸油,可得油736.5毫升,出油率为1.84%左右。而10月16日同样集40公斤叶子蒸油,得油只为436毫,出油率只为1.01%左右。因此在生产桉叶油时,必须考虑收桉树叶的最适时期,以提高出油率,增加经济效益。

桉叶油的生产

桉叶油属天然芳香油。桉叶油生产常用水蒸汽蒸馏法。根据当地及生产规模可用直接火或直接蒸汽的生产方式。现将林区中常用的小型直接火水蒸汽蒸馏法介绍如下:

1、桉叶原料的处理

摘桉树叶有两种:一是结合皆伐砍取枝叶;二是从矮林作业的桉树上把枝条砍下,选 取直径小于2厘米带树叶的嫩枝为原料,打捆后运往蒸油厂原料场地。为防止桉叶油挥发,原料应避免阳光直接曝晒。桉叶到场后,最好及时加工。堆积时不宜过于密实,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引起霉变,影响桉叶油的品质。

2、蒸馏场地的选择

场地应选择在靠近原料生产基地,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电力供应有保证,以及有足够供堆放原料的空地的地方。

3、蒸馏设备

蒸馏设备在林区中常用下列规格:

蒸馏锅:锅身直径86厘米,高100-110厘米,约可装桉叶原料130-140公斤。 冷凝器:可选用列管冷凝器或蛇管冷凝器进行配套生产,冷凝面积约1.5-2.0平方米。

油水分离器:分离器的直径为20厘米,高20厘米。

4、蒸油操作

在桉叶原料装锅之前,要先检查蒸馏锅和冷凝器等生产设备是否正常,若发现有泄漏现象应及时修补。确保设备不漏气后,即可装桉叶。桉叶装锅时要松紧适度,锅边周围稍为压紧,装料不宜太满,一般可装至锅容量的70-80%。桉叶装入锅后,盖好锅盖,并连接好有关管道,即可点火进行蒸馏,开始时火要大,待锅中水已沸腾,产生的水蒸汽从下而上通过原料层,并赶走锅中的空气时,火力应稍为放慢,以免空气带走部分桉叶油。当空气排完后,此时火力可加大,并保持均匀进行蒸馏。锅中蒸出的油水混合气体,通过连接管进入冷凝器进行冷凝冷却,冷凝后的馏出液进入油水分离器中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的馏出水回流入锅中再蒸馏,桉叶油进一步除去残水后进行包装。约经一个多小时后,观察馏出液若含油量不多时,应加大火力,尽可能地将桉叶油中的高沸点成分蒸出来。蒸完油后,停止烧火,打开锅盖,进行出渣,叶渣可作燃料用。叶渣出完后,加入一定量清水,又可装料进行下一锅的蒸馏。

桉叶油的质量标准

我国目前生产桉叶油以柠檬桉和蓝桉为主,因其所含成分和用途不同,质量标准也不一样,兹将标准分列如下:

1、柠檬桉油标准

相对密度(15摄氏度)

香茅醛含量

旋光度(20摄氏度)

酯值

折射率(20摄氏度)

溶解度

2、蓝桉油标准

蓝桉油有70%蓝桉油、80%蓝桉油和99%蓝桉油等几种。现以80%蓝桉油为例,其标准如下: 0.8640-0.8770 65-85% +3度~-3度 12-60 1.4511~1.4570 溶于1.3-1.4倍体积 的70%乙醇中

色状

香气

旋光度(20摄氏度)

溶混度(20摄氏度)

相对密度(20摄氏度)

桉叶油素,%

折射率(20摄氏度)

3、桉叶油的药典标准 无色至微**液体 具有蓝桉油特征香气 +2度~+9度 全溶于5倍体积70%乙醇中 0.909-0.919 ≥80 1.4590-1.4650

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或同属其他植物的鲜叶中通过蒸汽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含桉油精(C10H18O)不得少于70%(毫升/毫升)。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的液体,有特异香气,微似樟脑,味辛、凉。在乙醇中(70%)易溶解;相对密度为0.905-0.925,折射率为1.458-1.470。 桉叶油的用途

桉叶油按用途可分为医药用油、香料用油和工业用油三种。

在医药上应用较多的是蓝桉油,蓝桉油具有抗多种细菌的作用,特别是对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有祛痰作用。临床上通过抑菌实验,发现蓝桉叶油有抑菌能力,通过吸入和气管滴入两法应用时,对治疗肺结核病人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消除常见症状,尤其是空洞闭合上似较其它抗痨药物为佳。蓝桉油也可用于某些皮肤病,并作为创伤面、溃疡、瘘管的冲洗剂、除臭剂及神经病患者的镇痛药。此外蓝桉油也常用于十滴水、清凉油、风油精、驱蚊油、止咳药等。

柠檬桉油在香料和日化产品中使用,柠檬桉油含有香茅醛,可用于合成薄荷脑,麝香草酚香精,还可从柠檬桉油中分离出玫瑰醇、柠檬醇,用于配制香水、香皂、香精油、痱子粉等。

工业用桉叶油可用于浮选矿砂、洗涤剂中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和杀菌剂。桉叶油是一种天然洗涤剂,通常衣服、地毯之类织物如果有口香糖是很难洗掉的,可是最近人们发现,用桉叶油作洗涤剂非常容易洗净此类污垢迹。深入研究又发现,桉叶油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杀菌能力,而且来源丰富,无公害产生,确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天然乳化剂和杀菌剂。因此,澳大利亚已开始生产为去污垢或杀菌消毒用的桉叶油商品,其主要产品是桉叶油空气洁净剂或消毒剂,高效多泡沫肥皂、药皂等系列产品。

桉树的综合利用

用窿缘桉和柠檬桉叶生产栲胶的工艺过程

为了综合利用桉树,蒸过桉叶油的桉树叶,还可生产栲胶,工艺过程如下:

1、原料切碎

栲胶的有效成分是单宁。单宁通过细胞壁扩散能力较小,当用溶剂浸提单宁时,必须加大溶剂和细胞的接触面,因此,为了取得浸提效果,应将桉叶原料粉碎,但粉碎太细,给浸提液的后处理带来很多麻烦,在实际操作时,一般桉树嫩枝叶用切碎机切成3-5厘米小段。

2、预浸冲洗

将切碎的桉树小枝叶放入池中用冷水冲洗,以清除夹带的泥沙及其他杂质,提高产品质量。

3浸提

浸提桉叶栲胶用水作溶剂,但必须用软水,含镁盐和钙盐的水会产生沉淀和降低浸提率,对浸提不利。水的酸碱度不应超过7.0。用水浸出原料中所含单宁,原料与水比为1:3,其适宜浸提温度为95摄氏度。在实际生产中,用逆流循环浸提法,浸提是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开始温度低,逐渐升高,直至最后达到最高温度。浸提时间4小时出液一次,出液系数为250%,浓度4波美度,4桶合为1组,每2小时转液一次,每桶原料被浸提7次。

蒸发

浸提液浓度很低,为了提高浸提液的浓度,必须进行蒸发。因为单宁对热很敏感,在蒸发时应尽量降低温度,故必须用真空蒸发。浸提液从4波美度蒸发至16-18波美度。

5、干燥

为便于包装和运输,用离心喷雾干燥法,将蒸发的浓缩液干燥成粉状栲胶,产品含水量8-12%。

桉叶栲胶是一种棕色粉状产品,无毒、无臭、无污染、能溶于冷水,容易吸湿,有轻微的焦糖味和桉叶油味。桉叶栲胶主要成分是单宁,所含单宁属混合型水解类。其他还含有还原物、水不溶物。水解类单宁是含有酯键和配糖键的化合物,在酸和酶的作用下容易水解,产生了不具鞣性的产物。

桉叶栲胶有下列几方面的用途:

1、用作石膏模型增强剂

利用桉叶鞣型减水剂可作建筑石膏板的缓凝及增强剂,一般加入量为用水量的0.25-0.3%,能使水膏比增加到1:1.5-1.7,石膏流动性好,凝固时间延迟,而且石膏结晶好、均匀,抗折强度提高30%左右,抗压强度提高一倍。

2、用作泥料球磨添加剂

1、原料切碎

栲胶的有效成分是单宁。单宁通过细胞壁扩散能力较小,当用溶剂浸提单宁时,必须加大溶剂和细胞的接触面,因此,为了取得浸提效果,应将桉叶原料粉碎,但粉碎太细,给浸提液的后处理带来很多麻烦,在实际操作时,一般桉树嫩枝叶用切碎机切成3-5厘米小段。

2、预浸冲洗

将切碎的桉树小枝叶放入池中用冷水冲洗,以清除夹带的泥沙及其他杂质,提高产品质量。

3浸提

浸提桉叶栲胶用水作溶剂,但必须用软水,含镁盐和钙盐的水会产生沉淀和降低浸提率,对浸提不利。水的酸碱度不应超过7.0。用水浸出原料中所含单宁,原料与水比为1:3,其适宜浸提温度为95摄氏度。在实际生产中,用逆流循环浸提法,浸提是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开始温度低,逐渐升高,直至最后达到最高温度。浸提时间4小时出液一次,出液系数为250%,浓度4波美度,4桶合为1组,每2小时转液一次,每桶原料被浸提7次。

蒸发

浸提液浓度很低,为了提高浸提液的浓度,必须进行蒸发。因为单宁对热很敏感,在蒸发时应尽量降低温度,故必须用真空蒸发。浸提液从4波美度蒸发至16-18波美度。

5、干燥

为便于包装和运输,用离心喷雾干燥法,将蒸发的浓缩液干燥成粉状栲胶,产品含水量8-12%。

桉叶栲胶是一种棕色粉状产品,无毒、无臭、无污染、能溶于冷水,容易吸湿,有轻微的焦糖味和桉叶油味。桉叶栲胶主要成分是单宁,所含单宁属混合型水解类。其他还含有还原物、水不溶物。水解类单宁是含有酯键和配糖键的化合物,在酸和酶的作用下容易水解,产生了不具鞣性的产物。

桉叶栲胶有下列几方面的用途:

1、用作石膏模型增强剂

利用桉叶鞣型减水剂可作建筑石膏板的缓凝及增强剂,一般加入量为用水量的0.25-0.3%,能使水膏比增加到1:1.5-1.7,石膏流动性好,凝固时间延迟,而且石膏结晶好、均匀,抗折强度提高30%左右,抗压强度提高一倍。

2、用作泥料球磨添加剂

添加量按绝干计为原料量的0.3-0.35%,球磨水分可以从55-60%降低到41-45%,装料量可增加25-30%,球磨时间缩短5-10%,球磨效率提高35%以上。

3、用作锅炉除垢剂

桉叶栲胶对中、小型锅炉、热交换器、汽车水箱等盛水器长期使用形成的碳酸盐水垢的清除有良好效果。药剂用量每吨炉水加13-15公斤为宜,炉水量不足2吨的炉,每次投药量不得少于25公斤。炉水加入药剂后如酸碱度仍低于7.0者,应用纯碱或磷酸三钠将水的酸碱度调至7.0-9.0。

4、其他用途

桉叶栲胶可应用于鞣制皮革,可使生皮制成成柔软皮革。另外桉叶栲胶也可应用作矿物浮选剂等。

食用油一级好还是四级好

国内外高含水油田、低渗透油田以及稠油开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公布的国家“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指标,这一目标要求今后5年内我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在能源开发、转化、利用等各环节提高效率、节约。我国一方面石油短缺,而石油需求量逐年大幅增加,另一方面石油收率不高,开发过程中浪费严重。我国陆上油田用常规的注水方式开发,平均收率只有33%左右,大约有2/3的储量仍留在地下,而对那些低渗透油田、断块油田、稠油油田等来说收率还要更低些,因而提高原油收率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也是我国从源头节约石油的最有效途径之

一。由此产生的对石油高效开技术的需求也将更为强烈。分析国内外石油开技术的发展态势,将有助于我国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1 高含水油田开发特色技术

已开发的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后,随着开程度加深,地下油水关系、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非均质性更严重,给油田稳产和调整挖潜带来的难度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东部许多主力油田已成为高含水油田,经过一次、二次油后,仅能出地下总储量的30%左右,“三高二低”的开发矛盾突出,即综合含水率高、出程度高、油速度高、储比低、收率低,仍有约较多的剩余石油残留在地下,这些残留在地下的剩余石油储量对于增加可储量和提高收率是一个巨大的潜力。据估计,如果世界上所有油田的收率提高1%,就相当于增加全世界2~3年的石油消费量。因而通过技术手段提高高含水油田的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1.1 国内外情况

在油藏精细描述和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基础上,除取强化油措施外,国际高含水油田开发技术主要有:井网优化技术(包括细分层系、加密调整井、井网重组)、注水调整技术(包括不稳定注水、选择性注水、优化注水压力、提高产液量、调整注井网、注污调剖等)、特殊钻井技术(包括水平井技术、大位移多靶点定向井、侧钻井技术等)、油层深部调剖技术等。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效果一直是国外油气开领域的研究重点,国外在不稳定注水技术、水平井技术、油层深部调剖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控水稳油及区块综合治理工作是实现老油田稳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进入“八五”以来,我国在搞清地下油水分布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了一套完善注系统、细分注水、调整注结构和产液结构、对应调堵的控水稳油配套技术。我国大庆油田、华北油田、新疆油田等主力油田实施的“稳油控水” 综合治理开发配套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

1.2 特色技术

1.2.1 不稳定注水技术

不稳定注水即通过不断改变注水量、注水方向及出量、造成高渗透层与低渗透层之间以及同一层的高渗透部位与低渗透部位之间的波动压差, 充分发挥毛细管吸渗作用,提高注入水波及系数,驱替出低渗透区的剩余油,从而提高收率。不稳定注水的实施方法多样。该技术很早就在俄罗斯和美国开始工业应用,俄罗斯对于相关应用基础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我国对该技术已有小规模的现场试验和有限的机理研究,在技术上和应用规模上与国外有较大差距。我国胜利油田公司对大芦湖低渗透油田开中就利用了该技术,增产效果比较明显。

1.2.2 水平井技术

水平井钻井成本只是直井的1.5~2.0倍,而水平井的产量和单井增加可储量可达直井的4~8倍。除可显著提高油田产量外,水平井还可有效地提高油田收率。如美国Elk-Hills 26R 油藏从1988~1995年共钻14口水平井,获得良好经济效益(扣除成本,这些井在寿命期间获纯收入2.37亿美元),成功地控制了储量递减,并使该油藏最大可储量提高18.7%。在我国的大庆和长庆油田的一些低渗透砂岩油藏中已经开始了水平井的实验,结果表明,水平井加上压裂改造,可以取得比直井更好的开发效果。

1.2.3 加密调整井技术

直至目前,钻加密井、调整注结构仍然是国外高含水期油田开剩余油、改善水驱效果的主导技术。其发展趋势是基于油藏精细描述,实现加密井的优化布置加密调整井网的对象,一是断块面积小,井距过大,连通状况差的油藏;二是开发对象转移到Ⅱ、Ⅲ类油层, 物性差、需要缩小井距的油藏;三是原井网井距偏大, 不利于储量动用的油藏。

1.3 我国今后技术发展方向

在提高高含水油田收率方面我国今后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技术有:侧钻水平井、复杂结构井技术、油层深部调剖技术、不稳定注水技术、注水后热技术、物理法油技术、套损治理技术等。

2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

通常认为油层平均渗透率K= (10~50)×10-3μm2的油藏为一般低渗透油田;K=(1~

10)×10-3μm2的油藏为特低渗透油田;K

鄂尔多斯、柴达木、准噶尔四大盆地低渗透储量比例均在85%以上。在低渗透油气中,探明储量大于2亿t 的油区有大庆、吉林、辽河、大港、新疆、长庆、吐哈、胜利、中原等9个油区。低渗透油田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流体渗透能力差、产能低,通常需要进行油藏改造才能维持正常生产。如何经济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是当前世界油田开发中的一个难题。

2.1 国内外情况

单项油技术方面,我国和国外相比,各有优劣。其中:在油藏精细描述、富集区优选、超前注水、开发压裂等方面有我国的优势,有的还具原创性;但在裂缝识别、压裂新技术、装备和软件、水平井和复杂结构井井下随钻测量和控制技术,小井眼钻工艺、注气等技术方面有较大差距。

在集成组合技术方面我国处于领先地位。“九五”期间,长庆、大庆、华北、新疆等油区经过反复试验,不断创新,发展应用了一套适应低渗、低产油田特点的新型简化油气集输流程,包括简化油井计量和联合站处理工艺及简化配套公用工程的实用新技术,在降低油田开发生产建设投资和减少生产操作费用上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在油田开发方面,近年来重点在渗流理论、裂缝识别与压裂开发等学科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通过地震、测井综合研究裂缝识别技术,对油田的高效开发布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应用核磁共振理论与技术解释低渗透储层可动油的定量分析,并成功地应用于多个低渗油田;在启动压力梯度、吸渗驱油、油水相对渗透率特征及储层伤害机理等问题上,取得了新的认识;在压裂整体开发理论特别是矩形井网与人工裂缝的合理配置的研究与应用上也取得了进展。

大庆针对“三低”油藏(低渗、低产、低丰度)开发实践中,发展了油藏综合描述技术、优化井网设计、注水开发综合调整技术和多种开方式新技术(提捞油和大跨距两类油层合技术、高粘稀油油藏蒸汽吞吐和微生物吞吐开技术、特低丰度薄层水平井开技术),提高了储量动用程度和油田收率。使无效油藏得到有效开发。使经济极限产量降到了1.55 t/d 以下。从投产井看, 单井超过直井的3~5倍,取得了较好效果。

延长油矿在开发上广泛用了一系列适合该油田的开发新技术,如丛式井、压裂、注水等,提高了单井产量,压缩了钻井投资。

2.2 特色技术

2.2.1 超前注水技术(Advanced water injection)

超前注水是指注水井在油井投产前,油井投产时其泄油面积内含油饱和度不低于原始含油饱和度,地层压力高于原始地层压力并建立起有效驱替系统的一种注方式。早注水可以使地层压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相应可使油田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稳产。

超前注水技术开发有如下特点:①可建立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单井获得较高的产量;②降低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渗透率伤害;③有利于提高油相相对渗透率;④超前注水有利于提高最终收率。长庆油田公司在安塞、西峰等油田注水开发中实施早期强化注水、不稳定注水、同步或超前注水、沿裂缝注水、高含水区提高液指数、改变渗流场、加密调整、调整注水剖面、调整产液剖面等技术,从而提高了单井产能及最终收率,提高了整体开发效益。同步或超前注水能使地层避免或少受伤害,超前注水能尽快建立起压力驱替系统。2001年在安塞油田开展了12个超前注水井组(王窑7个,杏河5个) ,对应油井47口,动用含油面积3.87km 2。12个井组先后于5~8月份。王窑西南7口注水井平均日注水平41m 3,注水强度2. 0m3/ (d·m) ;杏河西南5口注水井平均日注水量39m 3,注水强度2.74m 3/(d·m) ,尽快建立起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通过超前注水技术的实施,单井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有效地减缓了油田递减,最终收率得到提高。

2.2.2 开发压裂技术

大庆油田针对大庆长垣西部低产低渗透储层地质条件复杂、压裂选井选层难度大、经济效益差等矛盾,从压裂工艺技术上进行研究,在裂缝有效支撑、加砂程序、破胶剂追加程序、等量替挤、强制闭合、延长压裂有效期等6个方面加以完善和改进,压裂工艺改进后现场应用81口井,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液619t ,日增油410t 。实施较早的龙南油田5口井,平均单井日增油417t ,与未优化井对比,初期增油强度是以往压裂的115倍,累计增油794t ,有效期已达287d 。

2.2.3 小井眼技术

使用小井眼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钻井投资,提高低渗透油田的经济效益使之得到有效发展。目前国外小井眼研究发展的先进技术研究和发展趋势有:带顶部驱动的小井眼钻机、小尺寸大功率井下动力钻具、用高灵敏度井控专家系统控制和预防井喷、用连续取心钻机进行小井眼取心作业、用高强度固定齿的新型钻头等,并朝着更小尺寸配套的方向发展,目前国外已有可用于76.2mm 井眼的全套钻井和井下配套工具,以及多种连续取心和混合型钻机。近几年来,我国在大庆、吉林等油田钻了一小批小井眼井,统计的钻井费用较常规井降低了15%。

2.3 我国今后技术发展方向

我国今后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提高低渗透油田原油收率的技术有:低渗透含油区带优选技术;低渗透储层裂缝先期预测技术;开发压裂优化注系统技术;水平井、复杂结构井压裂技术;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原油收率技术;小井眼技术。

3 稠油开技术

世界上的稠油和天然沥青丰富, 但其开难度很大。我国稠油量比较丰富,量近200亿t 。截止2002年底,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8.4亿t 。因而,对稠油开发也

是我国石油开的一个重要方面。

3.1 国内外情况

稠油开发方面几乎所有的技术都源于国外,都是在国外首先提出、研发和商业应用的,特别是美国和加拿大。近年来,国外稠油开技术的进展主要有:蒸汽重力泄油技术、稠油出砂冷技术、稠油气体—溶剂超临界萃取冷技术、重力火烧油层技术、电磁波热技术等。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Kern River 油田和印度尼西亚Duri 油田大型蒸汽驱项目,收率高达55%~70%,油汽比均超过0.25,开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美国、加拿大在稠油开发和开方面,包括蒸汽驱热能管、油藏监测等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在四大稠油区相继开展蒸汽驱先导性试验,目前我国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技术已基本配套,形成了深达1600m 的蒸汽吞吐系列,成为我国稠油开的主导技术,而且在今后若干年中仍将继续发挥主导作用。稠油蒸汽吞吐在高轮次开情况下递减加快,“九五”递减总量比“八五”增加212万t ,而新井产量占基础井的比例由72%降为38%,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通过加大措施工作量,使措施增产比例由40%加大到46%,多增油163万t ;另一方面应用改进的蒸汽吞吐技术,如分层注汽、投球选注等,改善蒸汽波及体积,使纵向动用程度由“八五”初期的40%左右提高到60%,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实现了稠油产量稳中有增。与此同时,还发展了普通稠油油藏注水后转注蒸汽开发的新技术,扩大了热领域。在稠油吞吐转驱方面,新疆浅层稠油蒸汽驱矿场试验已获成功,蒸汽驱井组从1995年的252扩大到557个。2000年汽驱产量为91.254万t ,油汽比(OSR )将达到 0.22。在辽河油区发展了超稠油蒸汽吞吐配套技术,超稠油生产能力已达到100万t 以上。截止2002年底,我国应用热力开技术已累计动用地质储量12.6亿t ,当年产量1267t ,使我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稠油生产国。

3.2 特色技术

3.2.1 热技术

热工艺主要有蒸气吞吐法、蒸气驱油法、气—汽驱油法和火烧油层法等,但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蒸气吞吐法和蒸气驱油法。蒸气吞吐法就是把饱和蒸气通过油井注入油层,利用其热能使原油降粘、活化,驱使其流动,同时促使油层压力提高,当产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油田开展了注水开发中后期转注蒸气开发的室内实验研究,提出了水驱后油藏蒸气驱筛选标准,并且在一些水驱中后期油藏开展了矿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该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提高收率的技术。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在油田运用蒸气吞吐热工艺,实践证明该技术较适用于埋深800m 以上的油层进行低周期开发,油层超过这一深度继续用该技术油则会导

致低于热经济界限而被迫关井停产,因而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蒸气吞吐的开发效果。蒸气驱油法是继蒸气吞吐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热驱技术,主要是利用蒸气对油层中粘稠油藏的驱替作用,达到提高油率的目的,目前,国际上蒸气驱技术可提高收率22.1%左右。美国在此方面开展很早,也有很大成效,2004年美国热产油量为34.55万桶/d。例如,美国克思河(Kervn)油田于1898年投人开发,至1964年为冷开发阶段,出程度仅为6%。1964~11年开始了注蒸汽试验。目前全面蒸汽驱开发(少数井蒸汽吞吐) 。油田共有油井5800口,注蒸汽井1600口,日注蒸汽32万桶(5.1×104t) ,日产油10万桶(1.59×104t) ,日产水80万桶(12.72×104t) 。油速度1.83%,出程度50%,综合含水88.9%。原方案预计的收率为64%~65% ,预计油田最终收率可以达到80%。但从我国10多年若干先导试验区的开实践来看,蒸气驱的油效果还不十分理想,其主要开发指标尚达不到开发方案的预想值,因此蒸气驱技术应为我国今后重点关注和加强研究的提高收率技术之一。

3.2.2 蒸汽重力泄油(SD )技术

自从加拿大提出后,技术上有了突破,至今已有100对热井应用这套技术。由一对井组进行,生产井在目标层底部,注入井在生产井上5m ,连续向油藏注蒸汽,冷凝蒸汽在重力作用下向生产井泄油,适用于沥青质含量高、高粘厚层油藏,三个地区中Athabasca 地区最适合用该技术。蒸汽重力驱收率高,预期收率超过50%。我国则正在和加拿大的专家合作进行试验,尚未得出最终结果。

3.2.3 稠油携砂冷技术

该技术是加拿大提出的,现在加拿大已有10%~15%的稠油产量靠这种技术。稠油携砂冷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加拿大的许多稠油油田(粘度为300~55000cP )。典型的稠油携砂冷油井以5~25m 3/d(30~150bbl/d)的速度油。在应用稠油携砂冷技术油的过程中,通过高质量的修井作业,可以成功地解决机械问题和油藏问题,从而提高油速度,减小油成本。

3.3 我国今后技术发展方向

我国今后需要进一步发展的稠油开技术有:组合式改善蒸气吞吐技术;蒸气驱技术;蒸气重力泄油(SD )技术;超稠油越泵加热技术;稠油携砂冷技术;火烧油层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热电联产技术。

参考文献:

[1] 蒋金宝, 林英松, 阮新芳, 等. 低渗透油藏改造技术的研究及发展. 钻工艺,2005,28(5):50-53.

[2] 李阳, 于永波, 尹喜永. 大庆低渗透油田增效压裂技术研究. 特种油气藏,2005,12(2):65-67.

[3] 王建华. 低渗透油田超前注水研究. 断块油气田,2005,12(3):53-54.

[4] 刘宝珺, 谢俊, 张金亮. 我国剩余油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西北地质,2004,23(4):1-6.

[5] 谢俊. 剩余油饱和度平面分布方法研究及应用.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8,13(4).

[6] 梁作利, 唐清山, 柴利文. 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技术. 特种油气藏,2000,7(2):46-47, 49.

(郑军卫 张志强 编写)

一级好。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除了橄榄油和特种油脂之外,按照其精炼程度,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等,一般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从较低的4级到1级,级别越高,其精炼程度越高。不同级别的食用油各项成分和质量的限定值不同,在用途上也有所区别。

一级油和二级油的精炼程度较高,经过了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过程,具有无味、色浅、烟点高、炒菜油烟少、低温下不易凝固等特点。

精炼后,一、二级油有害成分的含量较低,如菜油中的芥子甙等可被脱去,但同时也流失了很多营养成分,如大豆油中的胡萝卜素在脱色的过程中就会流失。

油和四级油的精炼程度较低,只经过了简单脱胶、脱酸等程序。其色泽较深,烟点较低,在烹调过程中油烟大,大豆油中甚至还有较大的豆腥味。由于精炼程度低,三、四级食用油中杂质的含量较高,但同时也保留了部分胡萝卜素、叶绿素、维生素E等。

其实这些“级别”指的是食用油精炼程度。食用油精炼是指提炼出食用油里的一直物质,使其稳定性更强,保质期更久,烟点炒菜时油开始冒烟的温度叫2烟点越高。你可以看到,精炼程度也就是“级别"越高,食用油的色泽就越浅越清亮,但精炼时把食用油里的营养成分也提炼出去了。

如果使用家用榨油机自己榨就不用买一级精炼油,自己榨油,现榨现吃,不用担心油放久了不新鲜,而且家用榨油机的物理压榨法最大程度保留食用油的营养。

/iknow-pic.cdn.bcebos/a8014c086e061d95191200b270f40ad163d9cae7"target="_blank"title=""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a8014c086e061d95191200b270f40ad163d9cae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s://iknow-pic.cdn.bcebos/a8014c086e061d95191200b270f40ad163d9cae7"/>